摘要:寒武紀本輪股價大漲始于7月10日,從低點520.67元漲至8月25日的1384.93元,漲幅高達165.98%。
“國產AI芯片第一股”寒武紀股價連日上漲,過去5個交易日漲超45%。截至8月25日收盤,寒武紀股價再創新高,報1384.93元/股,直逼A股“股王”貴州茅臺1490.33元收盤價,總市值達到5794億元。
寒武紀本輪股價大漲始于7月10日,從低點520.67元漲至8月25日的1384.93元,漲幅高達165.98%。若將時間線進一步拉長,從2023年1月的54.15元谷底算起,在不到三年的時間里,寒武紀股價漲幅已超20倍。
隨著寒武紀股價不斷飆升,公司85后創始人陳天石身家也水漲船高。據悉,陳天石持有寒武紀29.63%股份,按當前市值計算,其身家已超1700億元。
多重利好助推,市場情緒高漲
寒武紀此輪股價暴漲,是多重利好的集中釋放。8月21日,DeepSeek-V3.1模型正式發布。該模型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參數精度,UE8M0 FP8是針對即將發布的下一代國產芯片設計。在業界看來,技術迭代推動算力芯片國產化進程加速,寒武紀被稱作中國的英偉達,其自主可控的平替價值正在快速顯現。
與此同時,國際市場的變化也為寒武紀帶來發展機遇。據報道,英偉達已要求三星電子和安靠科技等零部件供應商暫停生產專為中國市場設計的H20人工智能芯片。受此消息影響,以海光信息、寒武紀為代表的國產AI算力芯片企業股價應聲大漲。
此外,8月24日高盛發布研報,將寒武紀目標價進一步上調50%至1835元/股,顯示出國際投行對該公司前景的極度看好。高盛基于以下三點上調對寒武紀的目標價:第一,中國云服務商增加資本支出;第二,芯片平臺多元化,以DeepSeek-V3.1為例,專為新一代國產芯片定制,幫助客戶降低單一供應鏈風險;第三,寒武紀通過非公開發行進行的研發投資于8月中旬獲上交所批準。
8月中旬中國信通院宣布8家企業通過DeepSeek兼容性測試,寒武紀位列其中,再次印證了該行對寒武紀強大研發能力的積極看法。
業績拐點已現,未來發展可期
公開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于2016年3月,創始人及不少核心團隊成員來自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公司專注于人工智能芯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能提供云邊端一體、軟硬件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芯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件。2020年7月,寒武紀成立僅4年就登陸科創板,成為“國產AI芯片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千億大關。
值得關注的是,寒武紀股價爆發有著扎實的業績支撐。去年第四季度,寒武紀迎來業績轉折點,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今年一季度,寒武紀實現營收11.11億元,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水平,同比大幅增長4230%;歸母凈利潤為3.55億元,較上年同期的虧損2.27億元實現業績大逆轉。至此,寒武紀已連續兩個季度實現盈利,公司景氣拐點已然確立。
據了解,寒武紀計劃未來三年投入450億元用于AI芯片及軟件開發,彰顯了公司對研發和生成式AI的堅定投入。在國產替代加速推進、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寒武紀作為國內AI芯片領域的龍頭企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編輯/劉曉茹